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124) (第3/3页)
大。 言夙从床上睁眼时,还打了个大大的呵欠事实上他这具身体早就因为长年累月的生物灵能滋养同化,早已经脱离血肉之躯的范畴。 他这个呵欠,根本就是习惯问题。 他起身到院子里,就发现伺候的侍从端着水盆匆匆过来,一放下东西就急着道:老爷,您先洗漱着。前院那头,还紧着人收拾送去给姑奶奶道贺的东西。 言家用的仆从不多,偶尔就会有这样忙的脚打后脑勺的时候。可但凡在言夙做工的人却轻易都不愿辞工,累点也不过是偶尔的事儿,可言家主子的和善,月钱的大方与稳定,可都是这城中一等一的。 谁不愿来他们家做工? 就说这个侍从的话,旁人家的奴仆谁敢说?他们的难处那就是他们的本事不够,怎么可能到主家面前说,叫主家谅解几分? 但在言家不同,只要是理由正当且真实,主家并不会与他们为难。 言夙一听他这话,自然也就点头,放他去前头帮忙。 而他所说的姑奶奶,就是红鸢说是言家的婢女,但却是以言夙妹妹的身份出嫁。 当年可是叫整个广安县的待嫁女子都艳羡非常。 就是出嫁几年都未生子,叫不少人背地里说了闲话。 如今生的又是个闺女,只怕也是叫不少人看笑话。 不过这一切对言夙来说都不重要,只要红鸢身体好就行,如今出了月子,言夙也可以去探看了。 此前都是送些东西。人虽见着几面,却也时间不长,怕耽误她休息。 等言夙吃了东西,到了前院,就见自家大大小小的崽子,竟然已经都等在车前。 他们都各自住在各自的小院中,早就不跟他这个当爹的老头子亲密无间了。 这在广安县后买的宅子,就是正宗的两进三进的四合院,可不是言夙那种版本的。自然也就各自住着跨院。 等一家人过了半个城,热热闹闹地到了红鸢的夫家,就见那门楼上挂着红火的灯笼与红绸,很是喜庆。 李润正等在门前,一见到他们就匆匆迎上来,笑着见礼,挨个摸了摸年岁还小的小崽、念儿和想想脑袋。 李家人丁单薄,李润上头只有一个姐姐,这会儿正在后院帮着红鸢带孩子。 打过招呼后,言夙就带着孩子们熟门熟路的去后院。 李家是小富之家,有着一家染坊与一家布莊。 虽李润父母意外过世后,被李润父母的兄弟与那不是良人的姐夫攥在手中,但好在李润是个争气的,最终又重新夺了回来。 也就是为父母守孝三年和专心搞事业,李润才会二十多岁的时候还未娶妻。 后来也不知道为何红鸢接触上了,一来二去两人都有了情谊。 李润立身持正,红鸢又有意,言夙自然也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如今李家一家倒是苦尽甘来,很是和睦。 一见言夙带着一家子过来了,红鸢就先笑开了,李润的姐姐李桐也冲着亲家见礼。 因自身经历而总有愁容的女子,自红鸢怀有身孕后,情绪就慢慢好转。如今帮着照看孩子,她反倒是越发精神矍铄了起来,倒是叫红鸢更能安心的睡个好觉。 一家子在这和乐交谈,大大小小的孩子都要将不大的屋子给填满,虽刻意放轻声音,但也你一句我一句的透着嘈杂。 李桐却是格外喜欢这样的氛围,特别是小崽、念儿和想想这几个半大的孩子,说话又是纯真又是窝心。 凡是见过他们,她就又是因她那夭折的孩子伤心,又是被这群孩子哄的高兴。 这边和乐融融,李润那边却因为只有一人并几个下人而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他家没甚亲戚,此次满月宴只算上了红鸢的娘家亲朋和他生意上的一些朋友。 却没想到来的比他预料之中的人多的多。 一时就有些应付不过来了,毕竟都是道贺的,那是怠慢了谁都不像话不是吗? 言夙察觉外头的人手紧张,一拍言岚和阿牧,叫这俩小子赶紧出去帮忙。 可不是小崽他们这个年岁了,是时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他们这年纪,但凡在别人家都得张罗娶妻生子了。也就是言夙由着他们,交代他们遇上真心相待的人就与家里说。 言夙这个当爹的却是从不催促、说和。 甚至提起这事的频率,还没沈飞玹这个当师父的次数多。 宴席上,与言夙同一桌的人不免就提起孩子的亲事这话题,就转到了言岚和阿牧的身上,甚至哪怕小崽几个年岁小的,他们也有好些人家有年岁相当的。